查看原文
其他

纪念 | 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侯仁之先生:城市规划要尊重历史

听大师讲规划的 中国城市规划 2023-04-16

导读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侯仁之先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今天(12月6日)是侯仁之先生诞辰110周年,【中国城市规划】(planning_org)特别重发十五年前的这篇专访,以兹纪念。


本文字数:4510字

阅读时间:14分钟

 


侯仁之

城市规划要尊重历史



宜居城市应当包括生态环境与历史环境的内容,规划过程中应当充分研究历史建筑的价值。


人物生平简介

侯仁之

1911.12~2013.10


生于河北枣强,祖籍山东恩县。1936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49年获英国利物浦大学博士学位,1952年任教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12月被美国地理学会授予乔治·戴维森勋章,是第一个获得这一荣誉的中国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第二届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三、四届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顾问,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资深会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侯仁之先生开创了“城市历史地理”和“沙漠历史地理”研究的新领域,系统揭示了几个类型的城市发展的规律特点及其地理条件,为北京等地城市规划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侯仁之先生在学科基础理论的建立与实践及相关的城市历史地理、沙漠历史地理、环境变迁、城市规划等诸多方面都倾注了极多心血。他的专著《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影响深远。他对于城市规划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对于今天的规划工作者来说,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历史地理和城市规划密不可分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应当为今天的规划提供相关的依据与借鉴,而规划学科应在考虑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处理好人与空间的关系,同时考虑一定时期的未来发展。



采访者


作为一名历史地理学家,从半个多世纪的实践看,您认为历史地理学和规划学科是什么关系?



侯仁之


历史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类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人的活动和影响而产生的。历史地理学的主要工作,不仅要“复原”过去时代的地理环境,还须寻找其发展演变的规律,阐明当前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


由于人的活动,出现了聚落、城市和城市群,出现了城市与周边地区复杂的关系,规划学科就是为了科学地处理这些关系应运而生的。小到一座房屋,大到一座城市,再到城市与周围区域的空间关系,莫不如此。同时,规划学科从一开始关注的对象是为人服务,通过对空问的规划和调整来为人服务,而人是有历史继承性的,空间也有历史延续性,所以,要做好今天的规划,就应当了解“昨天”的人和空间及其演变的规律。从这个意义上来谈,可不可以说,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应为今天的规划提供相关的依据与借鉴,而规划学科应在考虑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处理好人与空间的关系,同时考虑一定时期的未来发展。



采访者


您能否结合实际举例来说呢?



侯仁之


我讲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早在1950年春,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成立之后,领导层就已经考虑到首都现代化大规划建设区应该尽可能地设在城外,因而决定在西直门外的白石桥以北一直到海淀镇的周围地区,包括当时的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在内,作为首都的文化教育区,并由我首先进行该地区的历史地理考虑,作为规划设计的参考。


第二件事是随着首都铁路交通的迅速发展,北京西站的选址问题。借助于历史地理诸因素的考察和说明,终于决定将北京西站设在莲花池畔,并对莲花池进行恢复和进一步开发。


尊重自己的历史


客观地对待历史及其变化,并能采取适当的规划对策,我们的城市就发展得好一些、快一些;忽视或无视一个城市、一个民族的历史,我们的规划工作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



采访者


“城市是迄今为止人类所建造的最大最复杂的工程”。其复杂性,很大程度上也体现在对于历史的研究和理解。您认为新中国成立50多年的城市规划与发展中,在对待历史方面,有何经验教训?



侯仁之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市规划与发展中,成绩是主流,在把握历史与现实矛盾方面,什么时候能客观地对待历史及其变化,并能采取适当的规划对策,我们的城市就发展得好一些、快一些;什么时候忽视或无视一个城市、一个民族的历史,我们的规划工作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


我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谈谈我们对待历史的经验教训。


一方面是对待我们国家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不能说都是封建性的糟粕,其中有许多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去发掘和继承。比如,拿城墙来说,不能说就是封建制度的象征,城墙也能为现代人和现代生活服务,这一点大家现在都会有共识的。紫禁城过去是帝王“唯我独尊”的象征,现在成为广大人民群众休闲观光旅游的好去处。


另一方面,国外的经验需要借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是落实到中国这块土地上,要进行具体分析。因为文化、历史和环境都存在差异,生搬硬套的结果大家也看到了不少,效果并不好。


总之,要将重我们自己的历史。这一点我们做得还不够,还要继续深入。当然,也要借鉴国外的经验,使之能很好地为我所用。



采访者


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我们如何在规划中做到古为今用,体现历史与现实的和谐?



侯仁之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城市发展很快,城镇化进程在加速,这是事实,也是我国国力不断增强的体现。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关注居住环境的问题,也就是有人提出的“宜居城市”的概念,我想宜居城市应当包括生态环境与历史环境的内容,历史建筑就是体现历史环境的实体之一。在规划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尊重历史建筑本身,同时要考虑其原来的环境,也就是历史环境的保护。


2005年在西安召开的国际古迹遗址保护大会,提出历史建筑的重要性和独特性来自于人们所理解的其社会、精神、历史、艺术、审美、自然、科学或其他文化价值,也来自于它们与其物质的、视觉的、精神的以及其他文化的背景和环境之间的重要联系。这一点非常重要。


在规划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研究这些历史建筑的价值,在保护的前提下,发挥其合理利用的潜力。我想,对于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来说,采取保护古城、开辟新区的方式,对于缓解古城的压力、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是非常有效的。



采访者


您被称为“北京史的巨擘”、“中国申遗第一人”。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北京的城市发展中,您个人有何难忘的经历?



侯仁之


我不敢接受“北京史的巨擘”的称号。对于中国申请加入世界遗产公约,我做了一点应该做的事情。1984年,我在美国进行学术研究,听到国外同行说起《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事情,我当时就认为,这是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好机会。回国后,我写了一份建议我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提案,并征得阳含熙、郑孝燮、罗哲文三位政协委员同意且联合签名,在1985年4月召开的第六届全国政协第三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并获通过。


1985年12月12日,我国终于成为“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并自1987年开始进行世界遗产申报工作。现在,看到我国有这么多优秀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看到遗产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我的心情与大家一样十分高兴。


在1950年,我作为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协助梁思成先生进行北京城市规划的一些研究工作。比如对北京海淀地理环境的研究,当时规划这里为文化教育区。对北京城区天安门附近断裂带的研究,对首都城市发展的意义重大,尽管由于“文化大革命”的耽误,但最后促成了《北京历史地图集》这一集体成果的完成。


我认为北海大桥的建设,天安门广场的改造、长安街的东西延伸扩展,北京中轴线的南北延长,是北京城市发展史上的三个里程碑。


当然,北京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建设活动,城墙的拆除与古都风貌遭受到的破坏让人痛心疾首。


规划控制须反思


我觉得保住莲花池这一北京城市起源发展的标志很有意义,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继续认识到莲花池的历史价值,在保护风貌与周围地区协调发展中再做更多的工作。



采访者


20世纪50年代初,您曾经对北京海淀附近地形、水道与聚落作过考察,对于如何通过规划控制,保护海淀地区的生态环境,您有何建议?



侯仁之


北京海淀当时规划为文化教育区,这个目标是实现了,这里是北京市高等院校最集中的地方,也是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之地。现在高楼太多了,对生态环境和历史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应当从两个方面考虑对环境的保护:


一是海淀和西北部的香山一带,是历史上北京重要的风景名胜区,考虑到其对现代北京生态的重要作用,要重视生态走廊的保护与建设。


另一个是在海淀附近,有圆明园和颐和园等名园的存在,颐和园还是世界文化遗产,要保护好遗产的本体及其周围的环境,控制建筑高度,防止污染,努力营造良好的生态与文化环境。



采访者


对北京西站的选址、莲花池的开发,您也曾经提出过很中肯的意见。回顾历史,对照现状,您有何感想?



侯仁之


新中国成立10周年的时候,中央考虑在老北京站以西8公里再建一个大型火车站,曾考虑莲花池的位置,那时莲花池已经水源减少,潮水干涸,地势较低,也没有搬迁问题,既节约经费又可以马上开工……这件事情我与当时的铁道部领导和相关人员进行了沟通和讨论。


我认为北京城的起源是靠莲花池的水系。作为北京历史上城内、城外水源的起点,它是研究古代北京水系变迁和金中都城位置、地貌等历史地理方面的重要物证。感谢当时铁道部领导采纳了我的建议,北京西站后来建在莲花池的东北岸上。


改革开放以后,莲花池的意义受到北京市领导的重视,认为它不是一般的古迹,是北京城市起源的见证。后来莲花池进行了整治修复,疏浚通水,恢复历史环境,我也去看了,公园效果还是不错的。


我觉得保住莲花池这一北京城市起源发展的标志很有意义,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继续认识到莲花池的历史价值,在保护风貌与周围地区协调发展中,再做更多的工作。


旧城改造不提倡


城市在发展之中,人们的需求也在变化之中。旧城需要在物质和社会方面不断地完善,而不是要彻底地“改造”它,不断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采访者


对于各地曾经风行一时、现在许多地区仍在继续的“旧城改造”,您怎么看?



侯仁之


我认为这种提法不值得提倡。旧城作为历史上存在至今的城市,它有些方面跟不上现代生活的需要,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因为城市在发展之中,人们的需求也在变化之中。旧城需要在物质和社会方面不断地完善,而不是要彻底地“改造”它,不断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现在经常用的旧城整治一词,比旧城改造好。旧城如果能既保住丰富的文化内涵,又不断充实新的健康的内容,就达到了旧城整治的效果。城市也会继续充满活力。


采访后记

薪薪之火  代代传递



约访侯仁之先生时,他已是98岁高龄,身体状况大不如前。我们不忍过多打扰,对他的深入了解,更多来自于陈光中先生所著《侯仁之》一书,侯仁之先生本人的专著《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以及散见于报章的部分媒体对他的报道。 


青壮年时期,生逢战乱,一生经历坎坷。在燕京大学期间,因协助赴八路军和大后方参加抗日的学生而流寓天津,后在天津遭日本宪兵监禁。在天津取保开释期间,侯仁之完成了天津历史地理的研究并形成专著。

其后远赴英伦留学,其博士论文《北平的历史地理》甚获好评。新中国成立后回国任教。此间,他提出将当时的海淀镇建为科教文化区并予以论证。他还是新中国提出专门设置‘中国历史地理’科目的第一人。在‘文革’期间却惨遭迫害。


还不止如此。侯仁之还是中国‘申遗第一人’。据说,某次他参加一个国际性会议,为了让老外们见识中国文化,他特地选了两块城砖,不远万里带到国外。开会时,侯仁之很自豪地把城砖往桌上一放:‘这就是我们长城上的砖!’

回国后,作为政协委员的他立即为此起草了一份提案,建议申请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一生情系北京城。阅读侯仁之,老一辈学人的坚定信仰、坚韧意志让人感动,他们对于国家和人民的拳拳赤子之心,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他们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共同构成了一种无比优秀的精神品质。


这是薪薪之火,应该代代传递。


*本文是2006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成立50周年时的专访。原文发表于《听大师讲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采访者:曲长虹、李兆汝。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住建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评估工作的通知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规划年会】田银生:城市形态学与城市历史文化保护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贯彻落实《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专题座谈会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